锟斤拷前位锟斤拷: > 首页 > 展馆动态 >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帮助定点扶贫村做活集体经济、美化乡村环境—— 用心用力托起困难群众幸福生活

时锟戒:2019-10-30
 
本报记者 尹建军 
通讯员 喻卫华 朱春龙
 

       在海南省文昌市冯坡镇凤尾村养殖场,村民韩开畴夫妇看着脚下一万多只活蹦乱跳的文昌鸡喜不自胜。通过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两口子走上了致富路。这一家人生活的改变,是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定点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南厅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强力推进,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做活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民内生动力,有效改善了扶贫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了乡村环境,帮助困难群众圆了致富梦。 
 
  主攻产业扶贫,做活村集体经济
 
  文昌市冯坡镇凤尾村、乐东县抱由镇抱邱村和东方市江边乡新明村是海南厅的三个定点扶贫村。 
 
  凤尾村位于文昌市冯坡镇以南,距离县城40公里,由于地处偏远,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是文昌市“十三五”期间5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之一。 
 
  海南厅定点帮扶凤尾村后,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为村里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帮助成立村集体企业凤兴公司,并引导村民同文昌绿农农业专业合作社、海南天泽农业有限公司2家单位合作。两家企业分别以30万元资金入股的方式支持村集体产业。 
 
  2018年,绿农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圣女果和白皮冬瓜大获丰收,加之收购行情较好,销售额达到了200余万元,提前为村里发放了2019年的产业分红。以养殖鳄鱼为主要产业的海南天泽农业有限公司,2019年认购的鳄鱼已达到6000头,圆满完成了年度销售任务,也为村里提前发放了产业分红3万元。 
 
  “凤尾村重点打造白皮冬瓜种植示范基地和文昌鸡养殖示范基地。”海南厅派驻凤尾村第一书记王昊介绍说,凤尾村投入40万元发展文昌鸡养殖,建立了“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合作模式,由村集体投资养殖设施建设,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并保价回购,贫困户负责管理饲养,利润由村集体与贫困户三七分成。 
 
  目前,第一批6棚鸡已经出栏,村集体获得收入2万元,带动贫困户每户增收1.4万元。此外,村里还投入20万元种植白皮冬瓜38亩,由村干部负责管理,为村集体创收约15万元。凤尾村还统筹使用15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继续做大做强文昌鸡和白皮冬瓜产业、发展圣女果种植。截至目前,凤尾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超过20万元。 
 
  发展产业,规划是龙头。海南厅着重以规划为引领,将文昌凤尾村、乐东抱邱村和东方新明村纳入市县村庄规划改革试点,协调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引导产业项目落地,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为村庄发展提供蓝图。 
 
  在乐东县抱邱村,海南厅积极指导企业办理农转用等相关手续,推动村里与海南福康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抱邱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共享农庄)”项目开发。 
 
  过去,新明村属于深度贫困村。早些年,村民选择种植橡胶、槟榔等,收入单一。为改善村民生活,新明村率先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芒果、槟榔、百香果、蔓花生等多种产业,村民通过入股方式参与。 
 
  针对村民不掌握技术,种出来的水果口感欠佳、产量低的问题,村里与专业种养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并给村民提供保底价,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党的政策好啊,让我们走上了致富道路。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我们更有底气了。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不是问题!”韩开畴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升村民内生动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海南厅派驻江边乡新明村第一书记于智强,今年4月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提升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不敢为、不想为、老好人思想,切实改善组织松散状态,筑牢责任担当,也化解了党员干部之间不理解、不信任等问题。 
 
  新明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较多,如何有效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尤为重要。于智强介绍,乡村振兴工作队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红黑榜”“道德积分超市”等制度,弘扬先进,鞭策后进。村里评选出积极外出务工、积极发展生产、积极参加电视夜校、和美家庭等方面的典型,让先进典型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对田地撂荒、好吃懒做的典型问题户,公开在“红黑榜”上曝光,鞭策警示作用也十分明显。此外,海南厅帮扶建设的爱心扶贫超市(道德积分超市),增加了集体资产近30万元,村民对超市建设十分上心。就在不久前,新明村还成为了东方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点。 
 
  致富大道各有各的精彩。乐东县抱由镇抱邱村通过组织村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抱邱村是一个黎族村落,以前村民们干完农活就聚在一起喝酒,部分村民还养成了酗酒的毛病。”海南厅派驻抱邱村第一书记罗泽安告诉记者。 
 
  为改变这一状况,在调查研究后,海南厅启动了抱邱村文卫设施建设,修建了村文化广场、村民活动中心,灯光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阅览室等文化场所也逐渐丰富了起来。 
 
  “现在村民不仅腰包鼓了,生活也更精彩了。你看,一个个脸上乐开了花。”罗泽安介绍,村里通过定期举办排球比赛、田间自行车赛、广场舞比赛,调动村民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在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提升了村民素养。村风村貌的改变,也为村里下一步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以前村里死气沉沉的,大家很少来往。现在孩子们有阅览室、篮球场,妇女们相约跳广场舞、拉拉家常,邻里关系更近了。”在阅览室看书的村文书协管员于艳告诉记者。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用心、用情、用力,将真扶贫一以贯之。”海南厅厅长丁式江表示,在扶贫工作中,一方面要根据贫困户自身特点,因户施策,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依靠政策引导、奖扶激励,夯实脱贫基础,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另一方面,要帮助贫困户查找分析贫困原因,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破除“等靠要”思想,依靠双手勤劳致富。